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

助血壓控制 百略醫學MAM專利讓居家量血壓更可靠

因生活與飲食習慣的轉變,台灣人罹患高血壓的情形日益加劇,尤其高鹽、高油;高糖的飲食充斥在你我生活中,也使得高血壓成為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無聲殺手。高血壓不但會造成身體不適,也容易導致血管壁受損,或是造成血管破裂增基腦出血的風險,進而成為引起腦中風的危險因子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102103年「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」指出,台灣目前約有457萬名高血壓患者,調查也顯示在十八歲以上的民眾,大約在每四個人當中便有一人罹患高血壓,然而有關單位也表示,台灣人對於量血壓的觀念不足,平時缺乏在家中每日量測血壓、監控血壓變化的習慣,加上高血壓本身缺乏明顯病徵,都加深了高血壓對健康的傷害與影響。
       
專業醫師指出,若平時疏於量測血壓並加以控制,便可能延遲發現高血壓的黃金時間,又或是增加高血壓的危險性,若待偶爾前往醫院才進行量測,反而不易取得具參考意義的血壓值,加上許多民眾因看到身穿白袍的醫師或醫護人員變心生緊張,在家自我量測血壓反而更為準確,也有助於血壓控制。

        即便台灣高血壓患者的年齡已有逐漸下降的趨勢,然而卻沒有因此喚起一般民眾對於養成量測血壓的重視,為了有效降低高血壓的發生,專業醫師與有關單位也積極推廣在家自我檢測血壓,然而因血壓處在波動的狀態,假若測量方式錯誤或是受到人為因素影響,都容易在測量血壓的過程中產生誤差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使民眾於居家量測血壓能夠更為準確,百略醫學研發出MAM平均測量模式,此專利可在不到兩分鐘內,取得準確、可靠且快速的血壓量測結果。醫師與高血壓學會接建議,每一次量血壓至少要量測兩次,並求其平均值,而百略醫學的MAM專利,便是經由自動分析連續三次的血壓測量數值,提供民眾更為可靠的血壓參考數據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此外,除了藉由每日定時量測血壓防範高血壓,為了降低腦中風併發的風險,百略醫學也研發出A-fib心房顫動偵測專利功能,協助民眾於居家早期篩檢是否有心房顫動的跡象,根據臨床實驗也顯示,心房顫動的專利功能與心電圖相比,其準確率高達97%,利用每日養成量測血壓,全面防範高血壓與腦中風對於身體健康的侵襲。


防範腦中風從日常做起 百略醫學推心房顫動血壓計

        過年期間因氣溫落差大,也使得急性腦中風的案例增加,根據消防局的統計,去年十一、十二月的急性腦中風送醫案例,相比該年的九月與十月,增加了約百分之十。專業醫師也提醒,天氣忽冷忽熱會導致血管收縮,務必注意血壓變化等徵兆,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若反應不過來便有可能導致意外。
       
腦中風可說是台灣現在常見的死因之一,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文獻指出,和世界主要國家相比,腦血管疾病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,台灣高於美國與許多西歐國家,此外,腦中風病人所需要的醫療費用及資源,也呈現逐年升高的情形,腦中風不僅危害國人健康,同時也造成社會醫療資源相當重的經濟負擔。

也由於意識到腦中風所帶來的影響及嚴重性,政府與有關單位近年來相當積極推動中風預防的觀念。而除了高血壓之外,心房顫動也同時是引起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,故此,百略醫學推出心房顫動偵測專利功能,希望能夠讓更多民眾了解監測心房顫動的重要性,也使一般人能於家中自行透過量測血壓,初步監控是否有心房顫動的跡象。

過去血壓計已有偵測心跳不規律的功能,然而心跳不規律並不等於心房顫動,過去測量心跳不規律的設計,其用意在於提醒血壓量測值可能不準確,而心房顫動則屬於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,若錯過黃金治療時間,抑或是不加以控制,未來罹患腦中風的風險也會逐漸增加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方便民眾於居家量測血壓時,可同時偵測心房顫動,百略醫學推出A-fib專利功能,若量測血壓的過程中同時測到心房顫動的跡象,警示符號便會顯示在螢幕上,若出現次數相當頻繁,便能提醒民眾及早就醫,於醫療院所進行心電圖檢測,一旦確診便能及時治療,進一步防範腦中風發生的可能。


揪出中風潛在危險因子 百略醫學血壓計結合心房顫動偵測功能

        近年來隨著政府與有關單位積極倡導,大眾對於三高與肥胖問題容易導致腦中風已相當熟悉,但「心房顫動」相較之下便顯得較為陌生,然而心房顫動也是潛在的腦中風危險因子,根據醫學臨床上的統計,心房顫動的患者罹患中風之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,死亡風險則為2倍。

        一旦罹患心房顫動,便成為腦中風的高危險群,即便沒有三高或肥問題,也沒有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,腦中風的危機仍有可能找上門。根據媒體報導,日前便有一名女性某日早晨因急性梗塞性腦中風被送至急診,該名患者並無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,也沒有抽菸喝酒的習慣,經心電圖檢查後才得知原來有心房顫動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 專業醫師指出,所謂的心房顫動,是醫學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,由於心房不正常放電,容易導致血液於心房內滯留,進而形成血栓,一旦血栓隨著血液循環流至腦部,便有可能導致腦中風,提醒民眾除了養成量測血壓的習慣之外,更要隨時注意自己是否可能為心房顫動的族群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 醫學臨床研究指出,如果同時罹患高血壓與心房顫動,腦中風發生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加,除了在日常生活養成量測血壓的習慣,同時也要留意是否有心房顫動的跡象,然而高血壓與心房顫動皆無立即的生命危險,又缺乏明顯的徵兆,不少患者在罹病初期往往容易加以忽略,錯過了就醫的黃金時間。

        有鑑於此,百略醫學血壓計結合了量測血壓與偵測心房顫動專利功能,有助於民眾於第一時間察覺心房顫動的問題,得以把握時間前往醫院進行確診並控制病情。藉由百略醫學專利功能「A-Fib」,可初步偵測並篩選出具心房顫動風險可能的病人,不但能有效降低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,也有助於減少社會醫療成本與負擔。


        百略醫學電子血壓計獲得國外專業臨床認證,通過英國高血壓協會(AA)臨床測試,確認其量測的穩定性並給予認證及推薦。除此之外,百略醫學更連續五年榮獲台灣精品獎。結合了量測血壓與偵測心房顫動跡象的功能,現在民眾可於居家同時監測血壓健康,並即時留意是否有心房顫動出現的跡象,讓預防腦中風的準備更為全面。